姐妹们!今天必须和你们唠唠我这半年在育儿路上踩过的营养大坑😭 前几天带娃体检,医生一句”你家崽崽的骨密度比同龄人低”直接给我整破防了…谁能想到每天变着花样喂辅食的我,居然把娃喂成了”隐形营养不良”?💔
先说说我的血泪史吧🩸 当初看网上说母乳营养不够,立马囤了二十罐进口钙铁锌口服液。结果儿科医生朋友直接甩给我一份研究报告:6月龄前的母乳宝宝根本不需要额外补钙!过量补钙反而会影响铁吸收(吓得我赶紧把囤货挂咸鱼)📉更离谱的是,有研究跟踪了3000+婴幼儿发现,过早补充DHA的宝宝过敏概率反而高出23%…
现在市面上各种营养品广告看得人眼花缭乱💸 我特意翻了十几篇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才发现,其实宝宝营养补充有三大黄金法则:
1️⃣ 母乳/配方奶才是核心(划重点❗)美国儿科学会明确说1岁前每天保证600ml奶量,能cover掉80%的营养需求
2️⃣ 辅食添加要遵循”高铁→高锌→维生素D”的优先级 特别是铁元素,WHO建议纯母乳宝宝4个月就要开始补,否则可能影响神经发育
3️⃣ 别被”营养密度”这个词忽悠了!实验室数据表明,自制猪肝粉的铁吸收率是市售补铁剂的3倍以上(没想到吧!)
上周我照着营养科给的食谱给娃做辅食,结果发现个惊天秘密㊙️ 原来菠菜焯水1分钟就能去除80%草酸(怪不得之前补的铁都白吃了)现在每天变着花样做:西蓝花三文鱼米糊+猕猴桃下午茶,娃的体检指标两周就追平了!👶💪
最后给姐妹们划重点📌
✓ 6个月后重点补铁(高铁米粉+红肉泥)
✓ 维生素D要从出生补到青春期(每天400IU雷打不动)
✓ 锌和钙优先食补(蛤蜊蒸蛋比补剂香多了)
✓ DHA选藻油的(比鱼油纯净还不腥)
当妈后最怕的就是”我以为”…现在每次想买营养品就先问自己三个灵魂拷问:
1. 娃真的缺这个吗?
2. 食补能不能解决?
3. 过量会不会有副作用?
毕竟咱们的终极目标不是养出体检单上的数据宝宝,而是那个活蹦乱跳抢你口红的小捣蛋鬼呀!💄👶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