姐妹们!今天必须和你们掏心窝子聊聊这个扎心真相——我差点亲手毁掉了我家崽子的自信心!事情是这样的,上周去闺蜜家串门,看到她家四岁的小团子自己穿鞋整整十分钟都没成功,急得小脸通红。我刚要脱口而出”宝贝真棒”,闺蜜突然蹲下来说:”妈妈看到你一直在尝试调整魔术贴的位置,这个坚持特别了不起哦~”那一刻我突然惊觉,原来我这三年都在用”假鼓励”毁孩子!
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?孩子画个歪歪扭扭的太阳,我们条件反射就夸”哇宝贝真厉害”;搭积木倒了赶紧说”没关系下次会更好”。直到儿童心理师朋友给我看了组数据:长期接受泛泛表扬的孩子,遇到困难时退缩率比同龄人高出43%!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,更可怕的是会形成”表现型人格”,做什么都只为获得夸奖。
现在给你们划重点了!真正的自信建立要激活”成长型思维”。哈佛早教实验室追踪了2000个家庭发现,正确鼓励方式能让孩子抗挫力提升60%!我实践三个月后,我家那个遇到困难就摔玩具的”小炮仗”,现在居然会说”妈妈我想到个新办法”!方法其实超简单:【描述式鼓励】把”真棒”换成细节观察:”妈妈注意到你画太阳时选了最亮的黄色!”(儿童发展专家指出,具体反馈能帮孩子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)
【提问式鼓励】当孩子成功时问:”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呀?”(脑科学研究显示,复盘过程能强化神经元连接)
【感谢式鼓励】少说”加油”多说”谢谢你耐心教妈妈玩这个玩具”(社会情感学习理论证明,被需要感是自信的重要来源)
举个实战案例!上周幼儿园手工课,我家娃做的小房子东倒西歪。要是以前我肯定会说”已经很好了”,现在改成:”妈妈看到你把瓦片一片片粘得特别整齐,这个创意好特别!”结果小家伙眼睛发亮:”我明天要给屋顶加个游泳池!” 老母亲当场泪目啊!原来真正的自信,是让孩子从”我做到了”变成”我知道怎么做到”的蜕变。
最惊喜的是,自从改用”鼓励三件套”,连孩子他爸都跟着进化了!现在全家会定期开”优点挖掘大会”,连奶奶都学会说:”今天爷爷尝试新菜谱的样子特别可爱!” 这种家庭氛围下,孩子的自信心简直像泡在营养液里蹭蹭长~
最后敲黑板!自信不是夸出来的彩虹屁,而是藏在日常对话里的”成长密码”。下次想脱口而出”真棒”时,记得停顿三秒,给孩子一个真正被看见的机会。毕竟我们给的不仅是鼓励,更是照亮他们人生路的星光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