姐妹们!今天必须跟你们分享我家”饭团杀手”的进化史就在昨天,我那个一岁半的崽崽突然把勺子怼进我的沙拉碗,举着沾满芝麻菜的勺子冲我笑,突然意识到:这个小饭渣终于要出师了!
记得三个月前,我还在为满地饭粒崩溃。那天我发狠把勺子塞进他手里,结果他直接把南瓜泥抹在睫毛上cos苍蝇精(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)。当时婆婆急得要抢勺子:”哪有这么小的孩子自己吃饭的!”但现在看着崽崽认真舀汤的样子,突然明白独立根本不是”教”出来的。【放手才是真爱】
某天刷到国外妈妈让八个月宝宝自己啃西兰花的视频,整个人都裂开了——原来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剥夺孩子的探索权!记得有次把切好的苹果块放在餐盘里,崽崽突然把整块苹果举起来啃,那个瞬间他眼睛亮得像发现新大陆。原来我们习惯的”方便喂食”,无形中剪掉了孩子感受食物质感的触觉课程。
心理学实验显示,18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具备”我能行”的心理需求。就像我闺蜜家娃,每次大人要帮忙穿鞋就跺脚尖叫,非要自己把脚塞进鞋子里转三圈才满意。这种执拗其实是大脑在喊:”快让我练习!”【信任是最好的安全感】
最近试了个狠招:把零食盒放在矮柜里。头三天简直灾难现场,地上永远散落着米饼渣。但第四天,崽崽竟然知道吃完要把盒子盖好!这让我想起某个教育体系说的”预备环境”,把生活场景改造成孩子能自主操作的”练习场”,比一百句”你要独立”都管用。
周末带娃去朋友家玩被疯狂夸”你家宝宝怎么这么会自己玩”。秘诀就是:当孩子专注玩积木时,忍住别问”要不要喝水””累不累”。有研究说,3岁前能持续专注15分钟的孩子,入学后自主学习能力提升37%!现在我家客厅有个”宝宝工作区”,铺着防水垫放着开放式玩具,他能自己捣鼓半小时不找人。【日常小事里的独立课】
上周暴雨天,崽崽非要自己穿雨鞋。我蹲在旁边数到217下,看着他成功把脚怼进鞋里那一刻,突然鼻酸——我们总在期待孩子独立,却经常忘记独立需要试错成本。就像昨天他坚持要帮我”洗”草莓,虽然最后草莓都泡成了”注水款”,但那个认真搓洗的样子,比任何早教课都珍贵。
有个特别戳我的理论:孩子的第一叛逆期其实是”独立宣言”。当宝宝开始说”不要”时,说明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。上个月我家人类幼崽解锁了”自己按电梯”技能,现在每次进楼道都像参加奥运会,非要用整个手掌郑重其事地拍亮按钮,然后回头冲我们得意地笑。
昨晚整理相册突然破防,那个连奶瓶都抱不稳的小肉团,现在已经会自己收拾绘本了。或许所谓独立教育,就是忍住一百次想帮忙的手,把”别动妈妈来”换成”需要我等你吗”。要相信每个宝宝心里都住着个小大人,我们要做的只是把成长的空间,温柔而坚定地还给他们。